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,河北农业大学教授。马峙英于1978年考入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;1986年7月获得河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;1996年任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;1998年获得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;1999年—2000年赴澳大利亚留学;2001年12月任河北农业大学副校长;2001年—2019年任河北农业大学副校长;202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。
马峙英长期致力于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和生产服务,带领团队攻克抗病与丰产同步改良难题,育成了系列棉花“抗病高产”新品种,为解决棉花黄萎病重大生产问题提供了核心技术;突破优质高产多抗协同提高技术瓶颈,育成了系列棉花“优质高产”新品种,为棉花生产提质增效提供了支撑;突破光热水资源不足和农机农艺不配套难题,创建了海河平原不同生态区小麦玉米节水丰产高效技术体系,为解决粮作生产用水多、产量低的问题提供了技术;解码了陆地棉纤维品质和产量遗传秘密;破译了棉花育种改良的基因组结构变异及遗传效应,发现了控制不同性状的重要遗传位点和新基因,为作物多性状协同改良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基因资源。